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情感日记 > 生日日记

学生日记

时间:2024-12-11 16:16:35
【实用】学生日记八篇

【实用】学生日记八篇

学生日记 篇1

曾经我有一个和睦、温暖的家。

学校里有许许多多的同学,老师。我认为生活是那么的美好、充实。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,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。我的家乡北川也塌为平地,我们生活在哪里?家人的情况下落不明,同学也失踪了,为什么我们的命运如此悲惨?但现在,世界上有许多人、许多好心人都在帮助我们,我非常感动,谢谢这些人能够帮助我们。我才13岁啊,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,我庆幸我能活下来,活着就要活好。因为我们毕竟是幸存者。我相信,今生今世我都不会忘记5.12日,这一天我们的一切都没有了,我们的家人、同学也离我们而去。我们无家可归,我们无处上学!但是我相信,一定会好起来的,我们的生活也会好起来的,以后上了学,我一定会好好学习,珍惜学习的的机会,活着了,就要活出自己!这场地震见证了许多人还不懂的亲情,亲人啊,你们在哪里?这场地震,使我们学会了坚强,坚持就是胜利?这场地震,使我们知道了团结、就是力量!北川啊,我不会忘记你;北川中学,我也不会忘记你;这恶魔般的地震啊,我更不会忘记你,你吞噬了那么多的生命,你使那么多的人没有亲人,无家可归,你使我们没有了家乡,你真是可恶!那些失去家人的受害者,请不要再哭泣,让你的亲人在九泉之下安息吧!他们希望看到你们开开心心的生活。那些失去爸爸妈妈的孤儿,坚强一点,好好照顾自己,会有许多好心人来关心你的,爸爸妈妈会笑着看着你成长。所有受灾的人们,不要再为谁哭泣,哭是没有用的,哭是不能挽回一切的,既然你活了下来,就要为别人,更为自己好好活!

同志们,我们一起来抗灾吧!坚持就是胜利!

学生日记 篇2

在人群中有人喜欢代表爱情的红玫瑰、有人喜欢旺盛的茶花,而我,最喜欢的是小巧玲珑的玉兰花。

玉兰花是属于木兰科的,常绿乔木。玉兰花别名为木笔花,原产自中国、印度、爪哇。玉兰花叶脉网络细密,具清香味,花瓣是纯白色的,花心是淡淡的黄颜色,平均每朵花有五个花瓣,就像五个手指,在清风的带动下摇起手来。玉兰花洁白芬芳,清香扑鼻。玉兰花不光样子好看、味道清香,还可以从中提花粉做成现在的香水呢!

玉兰花可以止痛,有一次,我和丽丽、乐儿到郊外游玩,丽丽被一个小石头绊倒了,在郊外没有一个医生,正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,被命为“小医生”的乐儿看到山坡旁边的玉兰树,便走到那摘下一朵花,对我说:“玉兰花有止痛的作用!”我把一个小碗拿出给了乐儿,乐儿边说边做:“先把花瓣一个一个的摘下,然后把花瓣放在小碗里弄碎、弄成浆一样,最后用小勺把做好的浆盖在丽丽的伤口处。”果然,没多久,她真的不痛了。我问她:“感觉如何?”她轻快地说:“好多了,清清凉凉的,特别舒服!”我真没想到玉兰花还有清热止痛的作用。

我爱美丽的玉兰花,它不但样子好看,味道清香,而且还有止痛的功能,它一直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着啊!

学生日记 篇3

看到这个习作题目,我不禁犯了难,似乎从来没做过什么家务,写什么呢?思来想去,终于记起曾帮妈妈做过一次早饭。

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上,我和平常上课一样起得很早,天都没有大亮。一个人在屋里转了一两圈,真不好玩。忽然心血来潮:帮妈妈做早饭吧!

我首先把高压锅用清水洗了洗,然后把锅放在灶上。该盛多少水呢?仔细回忆了一下,想起妈妈似乎都装两碗半水呢!于是我也照样盛了水。该放米了,盛米的桶里有一只小碗,平常爸爸妈妈都是用它来衡量米的多少的,我想:一家三口人,爸爸一碗、妈妈一碗,加上我一小碗,这简单!学着妈妈的样子,我把米淘了两次,便放进锅里。盖上高压锅的盖,按了一下电磁炉的开关,“滴……”地一声长响,灯亮了,电磁炉开始“呼呼”地排气了。我得意地想:爸爸妈妈醒来后一定会夸我能干的。

不一会儿,锅盖上的排气孔开始“哧哧”地响,阀门开始匀速地转动。这时,妈妈起床了。她笑了,说:“飞扬,今天真能干。”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啦。过了几分钟,妈妈叫我关了电磁炉,说:“别急着打开锅盖,高压锅里面气压高,这时是不能打开锅盖的。”终于,我等到气阀落下去,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。呀,我不禁傻了眼,我明明做的是稀饭,怎么是白花花的一锅干饭呀?

爸爸妈妈笑了,告诉我米加太多了,米煮熟后,是会涨大的。哦,原来是这样,做饭也是有学问的呀!

这就是我第一次做饭的经历,虽然有遗憾却很有意思,我以后一定会帮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多做事,做一个懂事的孩子。

学生日记 篇4

3月3日

今天,把学生当节课写的作文批改出来了,虽然不是很好,但孩子眼里的春天是活泼、流动、可爱的……

春天来了

鲁李潇潇

春天来了,春雨姐姐忙把一首动听的乐曲奉献给大家,“沙沙沙,沙沙沙……”。小草弟弟也跟着春雨姐姐的乐曲跳起舞来。

小蝴蝶和小蜜蜂看见了,把小鸟和小溪都叫来唱歌。柳树妹妹被他们优美的歌声惊醒了,她伸了个大大的懒腰,甩起自己长长的辫子。

“呼――呼――”是春风姐姐在叫小朋友。大家拿着五颜六色的风筝,冲出家门到中心广场放风筝。抬头一看,哇,真是目不暇接,各种各样,有飞机、有燕子、有蝙蝠、有金鱼…..明亮的天空中就像许多风筝开大会一样。

春天来了

张可曼

春天来了!春天来了!

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。春姑娘看见了,连忙给她穿上一件绿色的衣服。春雨姑姑把晶莹剔透的小雨点撒到了小草上,草也上好似滚动着一颗颗钻石。

小花绽开了可爱的笑脸,五彩缤纷的,引来了许多蝴蝶、蜜蜂。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,边飞边叫,好像在说:“春天来了,春天来了……”

柳树妹妹看看自己的光秃秃的枝条,一点也不好看,心里很难过。她就使劲地摇着身子,摇啊呀,柳叶长出来了,鹅黄鹅黄的。春风吹来,柳条好似公主的小辫子一样舞动着。

太阳公公把小河照的银光闪闪,可爱的小鱼在水里快乐的游来游去,享受着美妙的春光。

春天真美呀!

学生日记 篇5

20xx年7月18日,在结束了学生工作部组织的社会实践后,我赶紧回到了长沙,准备进行实习。这个时候各个报社都已经人满为患了,一般说来每个实习生的实习期大约是1个月左右,7月份的名额已经满了,因此我只好一边联系实习单位一边等待8月份的到来。

在坚持中收获

我做了份个人简历,在网上查到了各个新闻单位的地址,然后一家一家地去找。开始我去了《三湘都市报》的《诚信三湘》栏目组,这是一个周刊,那里的负责老师似乎有意向留我,只是他们目前没有多少事情,并说以后有采访任务就联系我,后来他们一直没有给我打电话,我想如果我索要他们的电话号码并主动联系他们,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。后来我又去了《文萃报》、红网,他们的实习生都已经满了,有一家单位直白地告诉我:“如果你没有介绍人,我们一般是不收的!”……此处隐藏1137个字……他说爸爸在建筑工地做事,经常是白米饭就着剁辣椒吃,他想把饭菜留下来送给爸爸吃,我们都深深地感动了。

遇到一些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,我们就要引导他们把话说出来。有一次我采访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寒门学子,他家里有三兄弟读书,母亲得了尿毒症,欠下了30余万元的债务,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,问一句才答一句,问及当他生病同学们去看望他时有何感受,他只是简单地说很激动,问及两年之后第一次见到生病的母亲时的情况,他也只是说很激动,无法想出其它的词来形容,男孩子往往都是拙于言的。后来我试图从他们三兄弟之间的感情上去挖掘故事,他说了一件很感人的事,在弟弟中考前他对弟弟说:“如果你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,我就奖励你。”结果弟弟如愿考上了。当我们问他给了弟弟什么奖励时,他淡淡一笑说:“只是精神奖励,说‘你很棒’之类的话!”而懂事的弟弟,也微笑着接受了哥哥的这一奖励。

在实习中感受

我们遇到的最不愉快的.一次采访是报道一个学二胡的学生,他今年大二,家里父母都下岗了,去年通过《长沙晚报》报道后获得了一年的学杂费资助,面对今年万余元的高额学费,他的父亲再次发出了求助,但是这个男孩非常地不配合采访,对他的有三级残废的父亲态度相当差,一味地怨天尤人,把他所有的委屈全部归因于贫困的家庭,最后拍照时他也噘着嘴,不愿意把照片发表到报纸上,怕被同学笑话。后来经过多次电话通话和他沟通,他的态度慢慢发生了变化,我们由此意识到:许多贫困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,更需要心理上的救助,否则即使他们成才后也于社会无益。从这方面来说,记者有时肩负的任务不仅仅是采访报道。

一个月就在忙碌和充实的日子中度过了,一个月里,有汗水,也有委屈,但这一个月让我清楚了报社的一些基本的流程,也让我受了一次爱的教育,通过我们的慈善助学报道,一共筹得善款50多万,帮助100多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。临走时老师对我说:“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,希望你自己多去探索。”是的,要学的东西太多了,不仅是在采访技巧、写作手法上,还有在待人处事方面。要学做记者,首先要学会做人,做一个令人感觉愉快的人,才具备做一个成功记者的素质。好记者不一定都是能说会道、八面玲珑之人,但一定得是个真诚的人,要善于发现新闻,善于从不同角度写新闻。

现在的竞争是从做实习生开始,竞争的激烈丝毫不亚于就业,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,只有那些准备好吃苦、准备好丢脸、准备好迎接挑战的人才能抓住好每一次机会。

学生日记 篇6

早上,妈妈因昨晚加班太晚,没有起来给我做早饭,我觉得她太辛苦了,便想给妈妈一个惊喜,让她吃顿我做的早饭吧。

做什么呢?我想做蛋羹,但不会做,就跑去问奶奶。奶奶说:“先拿个鸡蛋,把它在碗边磕开,打进碗里,放一些盐,搅成糊状,然后把开水倒入碗中,不要太满,再搅均匀,放到锅里蒸七八分钟,等出锅后,最后滴点香油就好了。”

我按着奶奶的说法做好前面的步骤,可在放进蒸锅前,我觉得还不够好吃,于是又很有创意地在蛋羹里放了些紫菜和虾皮,然后搅拌均匀。 不一会儿,一碗香喷喷的蛋羹出锅了。妈妈也起床了,我兴奋地对妈妈说:“妈妈,妈妈,快来尝尝我做的蛋羹。”妈妈吃了一口很夸张地说道:“呀!这蛋羹怎么这么好吃,我一定要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。”我赶紧问妈妈:“起什么名字呢?”妈妈想了想说:“就叫它‘爱的味道’吧”“为什么?”我问妈妈,妈妈说:“因为我从蛋羹里吃到了宝贝女儿对妈妈的爱!”

学生日记 篇7

如果说速度就是新闻的生命,那么速记无疑就是健康生命的维生素。如果说要我证明的话,我现在只能想出两个论点:

1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

2、细节决定成败。

我发现,一般的事件,采访完之后,留在脑中的信息会急减少,时间越长所能记得的就越少,如果当场没有能够快速用笔记下来的话,后果就很严重了。另外,不能依赖录音,这是我第一次整理录音后的感受,整理稿子依赖于录音的话,我第一次的下场就是一个字不动地打下来,耗时长不说还说不清,记者的评语是“这怎么就成了名词解释了”。还是要靠当场用笔记下来。记得有一次报社做了一个网络直播,我得工作是在一旁把记者与嘉宾半小时的对话记录下来。开始,我认为,这很简单啊,没有比采访更简单的了。还蛮不以为然的认为记者在直播前叮嘱我一边听一边用笔记下来:都有录音了还用得着用笔记吗?结果我错了,大错特错。那次,我花了4个多钟头才把这半小时的录音整理下来,而且是在不需要对谈话做修改的基础上。真的不需要修改吗?当然不是!谈话不等于写文章,总不能把那些口水话都写进去把?而且,这些嘉宾都是第一次上镜头做直播,一个是说话小心,再者很多话模棱两可,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又讲的飞快,如果当时不考虑这些预期的麻烦并飞快地用笔记下来的话,靠录音是要吃瘪的。后来一个同学介绍了他的办法,就是听一遍,然后凭着这点大致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笔录整理稿子。

第二点,我认为也是更重要的,细节。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,只一点,就决定了细节的重要性。对于我这种菜鸟,如果不靠笔把尽可能多的细节记下来的话,在整理稿件时只会捉襟见肘。更何况,摆不出事实,怎么称之为新闻?我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力。最好的方法,就是当场用笔记下来,好多报社记者工作了十多年了在采访时都不会自负甩掉笔和纸,更何况一个入门级菜鸟?事实上,很多时候,采访时对事件有了大致了解,甚至腹稿也打好了,但是整理起来时,仍旧得依靠一个个白纸黑字的细节。即使记忆力再好也还得和笔录对照一下才行,这可不能拿来开玩笑。

但是,在速记上,有经验的记者就真的是道高一丈了。速记,不仅讲的是速度,更加讲究质量。往往一个很小的采访,我会记下密密麻麻的5页纸,看看记者那比我的还小的本子上却希希松松地记下不满1页,而且还想教师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一样有条有理。反观自己的,事后来看,不仅很多字连自己都不认识,而且杂乱无章,反受其乱。报社记者们采访完后立即都形成了条理清晰的腹稿(从他/她们指点我这篇稿要从哪些方面来整理可推断出是这样的),或许跟他们的速记功底密切相关。

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:当回忆往事的时候,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,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;在临死的时候,他能够说:“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--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。” --奥斯特洛夫斯基

学生日记 篇8

12月26日 周二 晴

快23点了。

背了一整天的资料数据,感到头昏脑胀。

今天早上醒来,愣了几秒才记起这不是学校的铁架床了,而是简陋的职工宿舍。有点不习惯,但心中还是挺兴奋――这次实心机会可不是常有的。虽然时间很短,仅做十天促销员,相信也可有所收获。

头三天是培训,今天是培训的第一天。主管派了一大摞资料让我们弄熟,诸如公司的历史,各类产品,以及价格等等。最痛恨那些成份、原料了,枯燥又乏味,简直面目可憎。背了整天,总算记得七七八八了。但下班前抽查时,我们仍是错漏百出。大伙儿嚷嚷着难背,却见年轻的主管眼也不眨地就把这些全都脱口而出,侃侃而谈。

我们服了,干这一行也不容易。

《【实用】学生日记八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